3)第十一章、后悔的陈新民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了。

  在只有两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几乎没有办法和大家进行任何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第七生产队里,陈新民体会到的是一种空前的不适应和不舒服。

  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其实和几年前比起来已经好多了),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其实生产队已经普及了压力井和蒸汽抽水机了),几乎没有任何组织和纪律的散漫生产队里,已经完全适应了干净卫生的环境,整齐有序的市容,快速便利的交通,丰富充足的物资的陈新民真的感到非常的难受。

  不提别的,光是买牙刷牙膏这个过去在兵团里再普通再轻松不过的事情吧。陈新民就得自己骑着马走上二三十里路的土路到公社去才能做到。

  他想要自己盖的红砖大瓦房,也因为只有在三十多里地外的公社才有一家砖瓦厂的缘故,到了一年多后也没办法落实。因为砖瓦的价格虽然不贵他自己完全可以负担,但是生产队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人会盖这种红砖红瓦的水泥房子。更何况,运输那些砖瓦的事情,也得是陈新民自己负责。

  盖一座三四十平米的红砖房子,要是有一个十人左右的半专业的小团队的话,这个工程在材料准备齐全的情况下,最多半个月就能完成了。可是同样的工作,让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材料采购,运输,建设的所有环节和过程的话,陈新民光是想一想就浑身发抖。所以陈新民回到龙王沟之后,一时半会儿的还就真的建不起一座小砖房来。

  陈新民在龙王沟觉得自己事事无力,但是龙王沟的两百多老弱病残却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好的。

  因为陈新民在兵团里学会了全套的C作、维修和运转蒸汽机的本事,所以当陈新民回到龙王沟,让生产队里长期趴窝的蒸汽抽水机和蒸汽磨坊重新恢复了运转之后,生产队的队员们可是发自内心的欢欣鼓舞的。

  毕竟对于这个两百来人的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生产队来说,在有了良种和化肥,家家户户都分足了土地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灌溉和粮食加工,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变得非常的“富足安康”。

  每亩地只需要上缴三层的“皇粮国税”,没有任何的摊派和劳役。在人均土地七八亩,亩产六七百斤的情况下,交完了“皇粮国税”,再把口粮留足,把剩余的粮食都卖给“朝廷”之后,第七生产队的队员们,就可以在吃饱喝足之余还能存下“不少”的钱来。他们甚至可以高高兴兴的买到不少的“奢侈品”(最多也就是糖果罐头之类的东西)用来“享受”。

  在这种充满了小农经济特征的懒散和安逸的环境下,即使不追求进步如陈新民者,也对队员们的小富即安感到不可思议。对于在外面已经生活了五六年的陈新民来说,这种温饱生活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