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关于筱原母亲的“尊重”和“主动”_我在东京女校当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诗织却没能停下,而是继续开口了,语气分明带着点讽刺。

  “毕竟对于表面上的礼仪我的母亲一直做得很好。”

  “……”

  对于这种话平川哲文表示没法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放在这里是一样的逻辑。就算是筱原诗织主动提的他也不能接。

  不过不妨碍他在心里十分赞同就是了。

  仔细想想倒也没错,比如说表面说着“尊重意愿”,结果扭头就打算着让筱原诗织主动放弃;又比如说助理一直说的是“这种事情我会向老板汇报的”,并且是通过校长来警告他,而不是直接下场警告他。

  这种就叫做表面礼仪吧?

  由此也能窥视出一点筱原母亲的行事作风了。

  啊,说起这个,关于筱原母亲——

  “筱原同学,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和我说说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日本中学生都懂的道理——顺带一提,日本对于其文化起源的国家可以说研究得十分透彻。作为国文老师,他经常能在课本中见到一些上一世熟知的名篇。

  从古言到汉诗,诸子百家到白居易什么的,这些都是学生要学的内容。

  因此孙子的这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是日本中学生都懂也没问题。而眼前这名受到良好教育的聪慧大小姐,更是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在沉思了许久之后,筱原诗织开始述说。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某个周末,我本应该继续进行一些课外学习,礼仪课,外语课,之类的。”

  “但是在那个周末,我忽然想要休息,我的母亲尊重我的意愿,所以她同意了。”

  听到这里的平川哲文认为接下来一定是“然后”,或者是“但是”的转折。

  “然后。”

  没猜错。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所有课余的休息时间都被占用了。”

  “……”

  在轿车平稳行驶的声音里,筱原诗织继续解释。

  “占用指的是:我提出想要休息,她还是会同意。”

  “但是,同意完之后,她就会跟在我身边,默默看着我。”

  “眼神就像无时无刻都在问我:”

  “休息完了吗?”

  “……”

  “老师,能理解这种感受吧?”

  “……嗯。”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没什么比母亲时刻跟在身边、还盯着看更不自在的了。

  “就像被监视一样,休息比学习还要难过。所以那个月我‘主动’排满了学习课程。”

  “……”

  在筱原诗织为“主动”这个词打上的重音里,平川哲文对于所谓“筱原母亲式的主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就是筱原母亲吗?

  感觉,好像有点难办呢……

  这样的担忧中,车辆终于还是驶达了目的地,筱原诗织的家。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