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绝命区域(三)_黎明边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就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核武器’的知识,这样大家心中也对今后要深入的华南市中心有一个比较相对清晰的概念。”

  杨誉笑道:“相对的概念,你让我想起了某些做研究的朋友。”

  尼克松笑道:“没错,我们搞科学的,一般都会提倡‘相对论’,不论是物理学还是哲学,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呵呵……扯远了,咱们继续讲核武器,”他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

  “核武器的破坏威力主要来自四方面:1、冲击波,约占爆炸能量的40~50%,2、光辐射,约占爆炸能量的30~50%,3、核辐射,约占爆炸能量的5%,4、放射性沾染,约占爆炸能量的5~10%,核爆炸瞬间对于目标毁伤最大的就是能量迅速扩散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和高温高热的光辐射——

  冲击波:1枚200万吨当量的核弹在城市目标上空2000米爆炸时,大约10km范围内的建筑物会被夷为平地,10km至20km公里范围内的绝大部分民用建筑将被严重破坏,在2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的建筑将受到明显破坏;光辐射:15km范围内的人将瞬间分解或烧死,15至23km范围内的人将受到三级烧伤,23至30km范围内的人将受到二级烧伤,30至40km范围内的人将受到一级烧伤;”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在南郊享受一天‘上有屋檐’的夜晚,从南郊往市中心出发,走10km就能看见带有裂痕的建筑物,走20km可能就会看见残垣断壁,走30km大概就是一片平坦的废墟了,钢筋水泥几乎平铺在地上,再也没有公路可以通车,只能依靠步行进行调查——从40km范围内我们其实就可以放弃车辆了,因为有裂缝的建筑随时都会坍塌;”

  “市中心20km范围内是没有任何生物的,但核辐射非常严重,以笼统的、非科学角度的观念来说,只要你能看见的东西,它都会被核辐射污染,你看不见的东西就不会,比如说信号,电磁波等等——这样一来,假设感染者扛住了冲击波和光辐射的伤害,它们就会因放射性辐射而产生变异,最大可能的变异范围是在15km-40km之间,也就是说,我们调查的对象就在这个大范围之内,当然,理想化的东西并不实际,也许在南郊我们就会遇到那些因为核辐射而变异的感染者。”

  科菲霍尔接过尼克松的话题,继续说:“感染者不是固定的,它们更热衷于寻找阴凉地带,所以它们的大趋势是往华中与华东-华北这一条线上迁移,迁移的时日可能是在傍晚之后,迁移的极度实在春季之前、夏季之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X病毒的携带者并不一定是受感染的人类,也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