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73章 塑造一个图腾出来_重生于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鹰酱的舰队是驻泊在镇南府(坤甸)的,不过在镇南府成了大唐特区的首府后,再停着一支外国军队,那啥,说出去着实有点“不太好听”,所以他们就被“请”到了山口洋。

  山口洋的位置也很不错,比镇南府更靠近南中国海的出口。

  同时,山口洋也是兰芳的第二大城市,这里通行的是客家话,在唐伟东没占据这里之前,这个城市的主体民族就是华人,人口比率达到了62%,山口洋的名字也是华人起的。

  打仗,那是庞军的事,外交,那是吴慕言的事,王德发只需要将国内的这摊子事管好就行了。

  在星岛“服软”,拒绝大唐特区的人,入境之事处理完毕后,王德发专门过来向唐伟东做了一个汇报。

  唐伟东听完,不无感慨的说道:“德发,看来大唐特区的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呐。”

  “老百姓遇到事,还是习惯性的沿用老一套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你们工作不到位啊。”

  “当然,咱们才‘拉杆子’成立没几天,这个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你们以后真得需要加强普法宣传,让他们熟悉、习惯按照大唐特区的风格,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了。”

  王德发出了点头应是,还能说啥?

  聊完了这件事,唐伟东忽然说道:“正好现在还有点时间,我准备去‘长宁镇国山’一趟看看。”

  长宁镇国山,就是基纳巴卢山,也就是“中国寡妇山”,长宁镇国山这个名字,可是永乐大帝御赐亲封的。

  原本它属于是“汶莱”、“勃泥国”,后来又属于大马的沙巴州,在之前整个沙巴州,不是被唐伟东给占下了嘛,现在改成勃泥地区了。

  这座山,自然而然的也就归属了唐老板的势力范围,名义上还是大马的地,但实际却是归大唐特区来管理。

  基纳巴卢山也随之被唐伟东改回了它的中文名字,——国后山,官方称谓则是沿用永乐大帝御赐的封号,“长宁镇国山”!

  唐伟东之所以这么做,其中也是别有深意。

  只听他继续对王德发说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都是需要有一个精神寄托的,就像国内的泰山,倭国的富士山、北方邻居家所谓的白头山(长白山,咱们送给他们的)那般。”

  “因此呢,我们也可以将这座山,打造成一个类似泰山那样的精神‘图腾’,将永乐大帝的诏命充分的、再次利用起来。”

  “你可以考虑一下,固定在每年的某个日期,在长宁镇国山搞一次祭祀活动。活动的规模要大、仪式感要强,越隆重越好,往后可以形成惯例!”

  “现在没人在意没关系,但只要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慢慢的,相信所有人就都会习惯的。”

  “时间一长,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为大唐特区的民众,塑造出一个精神‘图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