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 志得意满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敢在我们面前妄谈什么安危?

  我大辽如今天威震怖于四海,播于远方,好不好!

  大辽天兵所过之处,高丽百姓皆竭诚欢迎,箪食壶浆。

  女直诸部更是瑟瑟发抖,只能膜拜大辽,朝贡不绝。

  以至于连日本国都遣使来朝,要来大辽求取佛法,学习大辽了。

  于是,如今的辽国上层,特别是南院的汉人士大夫们,真的有种梦回盛唐的感觉。

  连遣辽使都有了。

  是不是可以组织一下阻卜诸部的酋长,来给大辽天子献一个天可汗的美名?

  将来若真的能实现嫁公主去南朝的美梦。

  那未来的南朝皇帝,就得叫大辽天子为舅了。

  这样,汉家阿舅的名头,说不定也能拿到。

  一旦如此,这场大唐继业者战争的胜负,还用说吗?

  于是,南院士大夫和北院已经深度汉化的权贵们,只要想起这些就忍不住兴奋、亢奋。

  田怀荣没有慌乱,而是等着这些辽国权贵的笑声停歇,他才慢慢的拜道:“正是因为外臣所侍奉的国家,将要灭亡,所以外臣才为大辽社稷而忧心啊!”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顿时寂静起来。

  辽国权贵们纷纷交头接耳,就连耶律洪基也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因为,这党项使者说的似乎有道理啊!

  南朝若灭了党项,没了肘腋之患,那我大辽不就危险了?

  只有萧酬斡,面子上挂不住,还在犟嘴:“即使南朝灭掉了汝国,又能如何?”

  “那南朝君臣,难道还有胆提兵北上吗?”

  说到这里,他就笑起来。

  辽国在这方面的心理优势是非常大的。

  在他看来南朝是不可能也不敢有这个胆子的。

  田怀荣不疾不徐的拜道:“即使南蛮无胆,然则我国若亡,于大辽也依然是百害而无一利!”

  “愿请陛下明察!”说着,他就俯首而拜,匍匐在地。

  萧酬斡还想挽尊一下,却被耶律洪基制止了。

  “卿所言有些道理!”耶律洪基站起身来,看向殿上的一个大臣:“相公以为呢?”

  辽南面枢密使萧兀纳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夏使所奏,确乃实情!”

  “夏国不保,则我大辽终究难安!”

  南朝虽然孱弱,对大辽颇有畏惧。

  可是辽人不会忘记,南朝立国之初的那两次北伐。

  更不会忘记,南朝的老皇帝当年即位后表露出来的北伐意图。

  若没有党项人顶着,恐怕南朝当年变法后,用兵的方向就不是西北,而是燕云十六州!

  而萧兀纳,作为辽国的精英,对这一切都看得仔细。

  他也是辽国国内始终警惕南朝的大臣。

  于是拜道:“愿请陛下,遣使南朝,调停此事。”

  耶律洪基听着,犹豫起来:“南朝皇帝,乃朕之侄孙,待朕礼数齐全,又与皇孙交好……”

  “若遣使调停,朕恐失礼于南朝,不利交往……”

  他虽然也明白,西夏灭亡,对辽国是很不利的。

  可是,一方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加上他还想在明年增加交子贸易的额度,不好得罪了南朝。

  另一方面,就是他不想给南朝任何拒绝和亲的借口。

  萧兀纳服侍耶律洪基十余年,那里不知道老皇帝的心思,当即拜道:“今岁陛下圣节,南朝使者曾奉南朝皇帝之旨,来我朝调停我朝讨伐高丽王逆。”

  “南朝既能调停,我朝自也可以调停。”

  “此乃礼尚往来,亦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八月,天安节的时候,南朝皇帝遣其给事中胡宗愈为贺圣节使来到南京,就在这殿上,与大辽君臣大谈特谈什么‘高丽无罪,大国伐之,有失圣人之教’、‘愿两国息兵,以拯无辜之民’。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