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七千年前的陀螺_狙击从亮剑逃杀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玩具,即使生存条件异常艰苦。

  当然除了华夏,陀螺在世界各地的考古中均有大量发现。如在伊拉巴格达东南约300千米的乌尔镇就发现了公元前三千五百年的陶土陀螺;在特洛伊也发现了公元前三千年的陶土旋转物;在唉及发现了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左右的木雕陀螺;在西腊底比斯发现了公元前一千两百五十年的陶土陀螺。大约公元前五百年的希腊陶器上,饰有旋转陀螺的画面。

  此外,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关于陀螺的记载也很丰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描写被石头打中的赫克托耳时说:“……他像个陀螺似地打起回旋来。”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用陀螺的运动来说明运动与不动。古希腊喜剧之王阿里斯托芬在喜剧《鸟》中写道:“这就给你装翅膀,今儿就让你转的跟陀螺一样。”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史诗《埃涅阿斯纪》中也曾着力描写过陀螺:“……就像有时候一群游戏的孩子在一间空荡的大屋子里用鞭子抽打一个陀螺,全神贯注地看着它围着屋子绕大圈子,陀螺被鞭子抽打,就不停地兜圈子……”莎士比亚的戏剧《温莎的风留娘儿们》中,福斯塔夫说:“自从我小时候偷鹅、赖学、抽陀螺挨打以后,直到现在才重新尝到挨打的滋味。”

  当然西方有文字描述陀螺,东方自然也有文字描述了,陀螺最早文字描述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中写道:“梜者,镟作独乐及盏。”著名农史学家缪启愉校释曰:“‘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但“独乐”这个名字在我国被三番五次的修改。

  唐代文学家元结在《恶圆》一文记载:“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使为之聚孩孺助婴儿之乐……”这个“圆转之器”,能产生“聚孩孺”的效用,就是手旋陀螺之类。

  宋代周密在回忆临安城过往而作的《武林旧事》中记载:“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其中的千千车,据考证就是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类似陀螺的贵族游戏,将一个长约三厘米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转得最久的就是获胜者。

  而陀螺这个名词,直至明朝才出现,并成为一个正式的词语。在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书中,就曾记载着一首民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具体玩法是:“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转,影不动也。”这和现代鞭旋陀螺的玩法几乎完全一样。足可见,明朝时陀螺已然成为一种大众玩具,且和春游踏青的习俗紧密相连。

  所以朱标看着百里秀弄出来的陀螺自然也并不是很惊奇了,甚至百里秀叫其为陀螺朱标也没有露出差异之色。

  而朱标听到百里秀的话后反而认认真真的看着陀螺就这么陷入了沉思当中。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