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猜测_开局劝刘备去南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实权都不给的那种。

  像是某国相这样的官职,其实际完全就是某某郡的太守,那是两千石的大员。

  想想,一个普通的,甚至带有投机性质的县公安局局长,怎么可能和一个省委常委产生联系,甚至还惺惺相惜?

  不合理啊。

  虽说小说才需要讲究合理性,历史则是完全不必的,因为本身历史有时候就非常的不合常理,丝毫不讲逻辑。

  但林辰就是好奇。

  毕竟,三国志记载,曹公有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更是被人传颂。

  估计不光是林辰,恐怕不论是换了谁在林辰这个位置,也都会好奇这种历史背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主公与曹操有两次可能会有交集,一为:曹操曾在中平年间任过济南相,主公于此时为安喜县尉,鞭打督邮之后,弃官而逃时,他前往过中原一带。”

  “其二,主公为高唐令之时,高唐县曾被攻破过,之后主公又于中原一带游历过一段时间。”

  “恰好的是,这两个时间点,曹操都在托病隐居。”

  说话间,鲁肃已经将两人的履历列了出来,并且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林辰仔细思索过后,觉得鲁肃说的很有道理,否则完全说不过去,为什么刘备那么快就成长了起来。

  后来他可是做到了平原相的!

  不过,想到这里时,他又揉着额头问道:“讨董时……?”

  这个时空,还发生了一件事,也就是三国演义里面十九路诸侯讨董的事。

  “不太可能。”

  鲁肃果断摇头,道:“按张翼德所言,当时曹操便极是看重主公了,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有过什么联系的话,只能是之前。”

  “而且,子源莫要忘了,当时的曹操,可已有了西园八校尉之名。”

  这话说的已经相当不客气了。

  孟子云: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所居的环境和一个人所在的位置,可以迅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西园八校尉,就算不是大汉顶了天的人物,也绝对算是二线了。

  那样的人,就算是看重刘备,恐怕也只是将对方当成下属,而不是当成同辈。

  关键的是,后来的历史上,刘备便被曹操数次评价为“吾俦(我同辈)也”。

  【按照历史,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应该很隐秘才是,这样的秘密,绝不是刘备能探知到的,可要是曹操……再看之后,刘备于徐州立了点功,轻而易举的就变成了高唐尉、高唐令,甚至比打黄巾还快。】

  【也就是说,这俩人真有可能在失意时撞到过一起,甚至曹操还可能提供了关键情报!】

  心中思索着鲁肃提供的刘备履历,林辰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猜测便是:黄巾之战后,刘备成了安喜县尉,但之后由于鞭打督邮,不得不弃官而逃。

  之后,他到了中原一带。

  紧接着,刘备便恰好遇到了正在装病的曹操。

  两人经过一阵畅聊后,发现彼此投缘到了极致。

  恰逢曹操对官场不满,也想多一些刘备这样的人,于是便告诉了他大将军何进谴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去徐州剿匪之事。

  然后,两人就来了一次相遇。

  再往后,毌丘毅可能怀疑刘备背后有人,再加上卢植的身份,便将他的功劳着重报了上去。

  于是,最终便发生了,刘备在黄巾立下的功劳,居然只是一个县尉,而在徐州讨匪这种小功,却直接飞天。

  这,就说得过去了。

  “不过,说起来子源到底为何要查这些?”

  趁着林辰在思索,鲁肃笑眯眯地看向了他,随口道: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吧?”

  “没什么。”

  林辰灵光一现状态还没结束,自然不会被轻易诈出来。

  他真诚地道:“就只是因为好奇而已。”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