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章前奏_奉天九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首发域名:,免费追书。

  奉九和芽芽又呆了没多一会儿,宁铮就轰她们赶快回去。

  奉九看看他现在的确没什么大碍,就打算把芽芽先送回去,自己晚上再过来。不过,她没跟宁铮说就是了。

  回去后,奉九见到了吴妈,心里不禁一阵安稳;接着又在电话里挨个地告诉宁铖一家子、奉灵和鸿司,安心读书、过日子,反正宁铮病情已稳定,他们现在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这边不缺人手,而两位大学生则是马上进入考期,等放假了,再来不迟。

  宁铮身体好转得很快,两天后奉九就可以不用戴口罩地贴身照顾他了。虽然明知道协和的病号餐还是不错的,但她还是向先期到达北平的吴大夫咨询了一下,做了些清淡的滋补汤,又变着花样做粥给宁铮吃。

  在有关食疗养生方面,奉九还是信老祖宗的话——在古代能活到八十五的大诗人陆游曾有首诗,主要意思就是“食粥致神仙”——

  吃粥,可解脏腑燥渴、畅脾胃、生津液,据说大诗人到了晚年顿顿喝粥。宁铮太年轻倒用不着,但现阶段内脏虚软,亟需将养,所以多吃粥未尝不可。

  她按着吴大夫给开的食疗方子,亲自下厨,接连几天,来回做了猪肝粥、南瓜小米粥、鱼片粥、山药百合莲子粥、瑶柱海鲜粥……

  有时快到饭点儿在府里忙不开,就会让听差先送去,但自己肯定是一天至少去两次的;芽芽也是两三天就带过去一次。

  宁铮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甜到心里:太太的粥,哪里是稀松平常的协和病号饭能相提并论的——香甜柔腻,就像奉九的人一样。

  老话讲“病去如抽丝”,光是想着这粥是谁做的,这抽丝的速度都快了许多。

  芽芽隔天在太仆寺公馆外小树林的空地上,发现了很多叫不上来名字的野花,五颜六色的非常清新,她薅了十几朵,跑到奉九身边献宝,含糊不清地比划着要给爹爹;奉九听了很高兴,找了一根蓝色丝带扎成漂亮的花束。

  等她们一进病房,一路上小心翼翼捧着花的芽芽就跑过去把花束塞到父亲怀里。

  宁铮差点老泪纵横——东北人都爱说“闺女是贴身小棉袄”,看看芽芽,这才多大,就知道跟父亲贴心了。

  就这么天天忙碌着,奉九也渐渐地适应了在北平的生活。

  她小时候就来过北平,对这座城市很偏爱,向来喜欢这座城市的大气、沉稳、包容,欣赏其六百年帝都沉淀下来的厚重文化。

  过几日到了端午,奉九因着肠热病人吃不得黏食,也没有以往那种认真准备的心思,只想着家里厨娘们少做些罢了。

  当然她也没忘吩咐着在两处府邸的各扇门上,挂了药香浓郁的艾蒿,正门贴了朱砂钟馗像,两侧摆上了菖蒲和艾蒿盆景;还亲手给芽芽搓了五彩丝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