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基础制度的缺失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那确实是少数。

  尤其是十年后的今天,大明一批批的新学生开始从学校毕业,说句不客气的话,新学生的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能力也比那些举人和吏员要强。

  但是偏偏这种改革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以前官员急缺的时候,甚至只要识字小学毕业都能有机会参加考试当官。

  现在大明各种职位已经稳固下来,尤其是关内地区,基本上每年能提供的职位跟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已经不成正比。

  而让这些学过新学的学生在此回家种地,到工地搬砖,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所以朝堂上有人提出来取消这种吏员通过举荐当官的途径,所有的官员和底层的吏员都要通过考试来招募。

  吏员一直以来进入仕途的途径就是由地方举荐给当地的县令,然后县令决定是否任用,关键位置需要上报州府,而普通的职位也就是县令一句话的事情。

  而吏员进入官府之后又可以通过考试谋求更高更好的职务,这就等于是给了县令一个直接提报官员的权利。

  人手不足的时候,这种情况的弊端还不那么明显,因为考上去的官员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分配到关外地区,可能是南亚那样的繁华之地,也可能是非洲那样的贫瘠之地,甚至是南大陆那里的千里无人烟的地方。

  所以这些人有这个勇气,大明是鼓励的,但是现在不行了,大明已经开始官员过剩,再这么内部招募,官员队伍臃肿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

  并且堵塞了新人上升的通道,新学教育是一种普遍教育,不可能个个学生都有机会认识什么乡绅。

  这种争论上层的观点是禁止,下层当然就是反对了,开什么玩笑,这个权利每年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

  就算不要实际利益,这每年多少人情往来的好处,凭啥说没有就没有了。

  对于地方上的地主乡绅豪族来说这个也不是啥好消息,以前要是想让谁当官,那就是打个招呼的事情,这要是一取消,那不就等于他们失去了插手官府事务的权利。

  这样的纷争就导致大明的报纸每天都为这个吵的不可开交,而朱慈烺确没有定下最后的章程。

  首先这个全部统一考试并不是那么现实,大明实在太大了,大到从非洲到京城需要跨越两个半球还有赤道南北。

  这样庞大的领土还是在这种低效的交通系统之下,大明想要组织一场这种规模的考试集中在京城根本不可能。

  即使集中到各省的首府对于一些大省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例如南大陆,一个大陆实际上就一个省,还有新大陆那边实际上也只有三个省级的单位。

  要是再把考试的权利下放,那就没办法搞试卷统一了,因为被泄题的可能性太大了,保密的成本也太高。

  而要是把出题的权利下放的州府,那其实也就是相当于把原本县令的权利上升了一级变成了州府可以安排人员,因为州府各自出题,那么泄题也很简单,忙活了大半天,就提高了一个层级,那还有啥意义?所以这个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无弹窗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