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二章车船店脚牙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不仅仅是如此,父皇,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何等重要,这种行为触碰道德底线,不重惩不足以震慑不法。请父皇恩准。”

  崇祯权衡了一番:“那明天你上个折子,朕拿到朝堂去议一议。”

  都说天子言出法随,但是颁布法令还是需要朝堂共议的,否则阁臣封还的圣旨,下面的官员是不会执行的。

  如果可以绕过朝堂执行自然就不用搭理他们,但是这件事显然绕不过朝堂,所以崇祯才让朱慈烺上折子。

  朱慈烺拱手答应,回去之后,写了一篇奏章,第二天递了上去,为了递这个奏章,朱慈烺特意打破了自己隔一天一上朝的规矩,为的就是这个法律早通过一日,能少一桩悲剧。

  结果第二天朱慈烺的奏章刚被念完,下面就开始嗡嗡议论。

  御史刘岩跳出来:“皇上,臣以为株连之事不妥,有违天子仁道,陛下进来倡导减轻刑法,把不少死刑改为流配荒岛。

  前几日突然重刑处死三千多人,今天有加重刑法,难免让百姓震惶,当慎之又慎。”

  刑部左侍郎杨越出班拱手:“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律之严谨,乃是数代人心血之凝结,我们改一字都要慎之又慎,怎么能如此贸然改动刑法条目。

  臣以为应当由刑部共议,反复权衡之后在定下是否修改。”

  礼部给事中跳出来:“太祖有言‘凡我子孙,钦承肤命,勿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

  一下子对于朱慈烺的提议跳出来反对的人有十几个,还抬出来太祖说事,让朱慈烺气的脸都黑了。

  大明律除了弘治修订过,其余朝代都是规避在大明律之外再设条例解集之类,就像现代高院的司法解释。

  像朱慈烺这种张嘴就要修改刑律的在大明还是比较少见的。

  朱慈烺以为以自己的威望这种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谁知道这些文官跟踩了尾巴一样。

  而想赞成的人见崇祯没有反应,也就没有吭声,风向不明,他们也不敢贸然发声。

  昨天的议罪之事和今天的修改刑法,太子可谓接连发声,这仅仅是一个巧合?还是太子早有预谋要参与朝政?皇上究竟是怎么想?

  这些人想了很多,看着下面反对声太大,太子又没有后续动作,崇祯挥手:“容后再议,下一条!”

  下朝之后,朱慈烺反而淡定了,朱慈烺从来没有打算跟他们争吵,吵来吵去也没有啥用。

  回到后堂崇祯有些惊讶:“皇儿如何打算?”

  朱慈烺哼哼道:“他们自以为自己占着道理,儿臣打算把这事放到报纸上,在把一些案例一同报道,看谁占据舆论!”

  崇祯愣了一下:“你昨天刚说的这些案件不宜在报纸上刊登,今天又要把案例刊登是何道理?”

  朱慈烺一时语塞,他这一激动确实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崇祯笑着说道:“荀子修身有云‘怒不过夺,喜不过予。’皇儿岂可因怒而兴罚?此事你回去好好考虑,等有了成熟意见在上一份折子。”

  朱慈烺无奈拱手:“是!”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