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五章 约战_重生之大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倭寇之战,一代名将戚继光出场了。

  令人意外的是,苏怀依然没有鼓吹明军多么强力,反而陈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戚继光来到浙江,终于遇到了敌人,戚继光十分兴奋,他观察地形,布置谋略,安排攻击队形,但等他忙活完了,却惊奇地发现,没有人执行他的命令——明军跑光了。

  威风凛凛的明军果然不同凡响吗,遇到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倭寇,竟然一触即溃,别说攻击了,连逃命都顾不上……”

  听到这段的时,“大和铁杆派”都是哈哈大笑,课堂上很是得意,而林海峰等“反皇派”则是有些尴尬,明军怎么这么弱……

  “哈,还以为戚继光多牛呢,原来就是这样水平。”

  “直接吓到腿软,还不如那些和尚呢。”

  “华夏人原来不是蛮族,而是软蛋族啊~~也太没用了吧~~”

  面对那些人的嘲弄,林海峰等人心里都是咬牙不服着,心想苏老师既然敢讲这些,必然后面戚继光反击了,你们就先高兴高兴吧。

  果然就听苏怀继续道:“在明朝的将领中,论作战勇猛,运筹帷幄,戚继光的整体素质应该排在前五名,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华夏军事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却是因为他有着一项无人可及的专长——训练。

  在戚继光看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如下素质。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听到这里时,吉田等“铁杆大和派”才子们,都有些紧张了,因为他们已经预感到了事情要反转了……

  而老井上教授等人,更是眉头大皱,因为这段文字,苏怀的民间资料……不……是华夏史书《孙子兵法》中的,现在在世界军事界,已经被很人军事家奉为经典的“六如真言”。

  这苏怀的说的知识点,越来越细了,越来越专业,他们这些单纯搞历史研究的已经有点根不上了。

  这些人哪里知道,苏怀说的这些“历史”不一定在大灾难时期发生过,但是对苏怀来说确实“真实历史”,越真实的东西,细节就越多,就越详尽,无论是逻辑上,还是资料上,都是天衣无缝的,绝不是光以学术论点能够撼动的。

  在这种心情氛围紧张下,他们的思维不知不觉跟随着苏怀口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完全进入了到里面。

  “大和铁杆派”们,也都浑然不觉中,被苏怀带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了。

  苏怀已经讲道,戚继光为了练兵,挑选士兵的情节,戚继光认为,生活在艰苦山区的人性格比较强硬,而且民风彪悍,不怕死,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混碗饭吃实在不难,不到万不得已,鬼才愿意拼命。

  于是戚继光找到了“义乌”人。

  “义乌?不是华夏的小商品集散基地吗?”

  “听说那里的人,很有做生意嘛。”

  “他们以前很彪悍?”

  众人都是不相信这个事实,苏怀复述了戚继光的一段话:

  “戚继光评论说,我自幼随父从军,转历四方,二十二岁参加会试,正遇俺答进犯,担任警戒,后驻守蓟门,曾亲眼目睹鞑靼铁骑,来无影去无踪,动如惊雷,堪称迅猛。而后奉调入浙,与倭寇作战,此类人善用刀剑,武艺高强,且性情暴戾,确为难得一见之强敌~”(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