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切入点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他们的勇气是可嘉的。

  不过,说到切入点,李易突然脑海里浮现了两部电影,都是国外的电影,在记忆之中,那可以说都是影响巨大的电影。

  一部出自岛国的动画电影,口碑很好,争议很大。

  一部出自好莱坞,关于犹太人的浩劫的电影,也是时下被国内的影迷们问“拍不出那样的电影”里面的“那样的电影”!

  一部叫《萤火虫之墓》另外一部叫《辛德勒名单》!

  李易突然就陷入了一个疑惑之中。

  这个世界,像后者的电影,其实好莱坞有不少,虽然达不到《辛德勒名单》的程度,但是却不乏有优秀之作。

  而我们影迷们常常说拍不出那样的电影,指的就是这类的电影。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辛德勒名单》这类的电影,说白了,影迷们在看这样的电影的时候,真的那么的认可吗?

  李易觉得肯定不可能,因为就好比,《黄飞鸿》系列,国内的观众看到了,如《马关条约》,如辛亥革命,等等,可以说很容易地就会看懂。

  可是你让外国人去看,他们能懂?

  同样的道理,《辛德勒名单》拍的再好,那也不是关于我们本民族的事情。

  之所以让李易疑惑的原因在于,他觉得国内很多导演,拍电影的技法,思想,思维模式,其实都是师从国外电影。

  毕竟,电影是舶来品嘛,可是李易不解的地方在于,不管是《萤火虫之墓》这样备受争议的电影也好,亦或者是《辛德勒名单》被奉为经典的“那样的电影”也罢,其实人家的切入点都摆在很明显的位置。

  但是为什么这一点,国内的大导演们却没有一个去尝试着模仿一下?

  国内的关于那一场浩劫的电影,有从各个角度切入的,

  有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讲述的,或许是自认为这样更加客观,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拍电影的人你很难真的做到客观。

  有从当时的亲历者的视角来讲述的,可是问题在于,电影本就是艺术加工的产物,而亲历者,也不过是一个个体。

  还有从当时的女支女的角度来讲述这段历史浩劫的,或许导演的初衷是想要展现人性的光辉?

  甚至还有从施暴者作恶者的角度来讲述的,屁股典型地坐歪了。

  等等,等等,可是让李易不解的是,看看《萤火虫之墓》这部岛国电影,明明对方是侵略者,可是却把自己塑造成了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结果呢?

  电影受争议,却几乎只是在我们华国受争议,外国很多媒体,影评人都是一片称赞。

  这部作品可谓是感动了不少人,也触怒了不少人。感动者多基于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的同情;愤怒者则大多出于自己的历史观。

  而这里说的是国人!

  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电影的内容在我们的角度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