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六章 动乱四起_千古名将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动乱四起

  蜀王姬景錾,是姬景铄的一母同胞的弟弟。

  姬景铄登基之时,蜀王年仅十八。由于和姬景铄从小交好,又是血脉相连一母同胞的至亲骨肉,故而姬景铄待其宽厚,赏赐不断。

  永安七年,蜀中有蛮族作乱,袭扰城池,民生困顿,姬景铄不胜其扰,派辅国大将军瑶天远率大军平之。为防蛮族降而复叛,令蜀王姬景錾坐镇蜀中,以镇蛮族。并许蜀王可自行招募护卫五千,并可监察蜀中官吏的不法之事。

  相比于部分被姬景铄忌惮和防备的藩王,蜀王的日子真的是舒服得没变了。

  原以为这位蜀王也会是国之栋梁,护国之人,没想到大周为难之时竟然第一个跳出来自立。

  最糟糕的还不在于此。

  蜀王即使反叛,也不过是蜀川一地,最多就益州局势糜烂,齐州、冀州已经如此,若是益州再生叛乱原本也在朝廷诸公的心里预期之中。

  但是蜀王不一样。

  在太平道那样的邪魔外道和王仙芝那样的地方豪强面前,周廷是有大义名分在的。

  大义名分不能小看,在这样的大战之中,大义代表的是天下大势。

  确实有些人能逆势而行,比如在大败燕国为首联军收复七十城的田单、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靖难之役的朱棣。

  但是这种逆势而行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做到的人都是一代人杰。

  但是太平道的诸人和王仙芝显然不是这种人。

  但是蜀王姬景錾的自立反叛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蜀王是先玄宗的胞弟,大周皇室的嫡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资格代表大周皇室的。

  蜀王反叛可以说相当于直接削弱了大周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天无二日,人间也不可有两个帝王。

  之前,姬韶薇不愿意以武力登基,就是为了这个大义名分。但是现在这个大义名分却被自己这个亲叔叔给亲手破坏了。天下野心勃勃者都可以以姬景錾为借口,纷纷起兵割据。

  有蜀王所谓“圣旨”的情况下,叛党也变得名正言顺。

  姬韶薇对这个亲叔叔干的蠢事是气得牙痒痒!但是现在的大周朝廷鞭长莫及,管不了益州之事。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蜀王自立。

  当然了,态度还是要表明的。

  在收到消息的第二日,姬韶薇就以新帝和监国长公主的名义发出诏书。

  将蜀王姬景錾定为叛逆,削去蜀王的一应爵位,贬为庶民。

  当然了这也仅仅是表明了一个态度,短时间内不会有后续。

  公孙明烨看着公孙家的天网传来的情报,不由眉头轻皱。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次的蜀王叛乱的影响也是不小,大周朝廷手中原本的优势,竟然被姬景錾这一次的自立,消磨了一半,直觉告诉公孙明烨蜀王的突然叛乱绝对和之前的那个神秘组织有关。

  公孙明烨立刻召来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