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新诗风_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多有不满,认为应当追求充实、刚健之诗风。”

  “我可能也是受到他们的影响,所写的诗词不知不觉就带上了些许特点。”

  宇文士及道:“哦,冒昧问一句你的家人在哪里?我对诗词一道很是喜欢,不知能否拜访讨教?”

  陈景恪悲伤的道:“他们都不在这个世界。”

  他这句话听起来很别扭,但宇文士及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去世了,心中有些失望,面上却作出惋惜的样子道:

  “抱歉,我不知道是这样。”

  陈景恪摇摇头道:“无碍,我已经习惯了。再说我现在有了师父、姨母……和圣人关爱,足矣。”

  李世民非常的满意,没白照顾他,至少不是个白眼狼。

  之后众人又谈起诗词上的事情,主要是陈景恪说他们听。

  其实他对齐梁诗风和唐风也并不是太了解,但没关系,他只要把这个概念抛出来就可以了。

  其他不懂的地方统统以年幼没有记住搪塞过去,其他人也没有怀疑。只是惋惜他的家人离开的找,否则必是一代文豪。

  只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也再次为陈景恪背后的家族实力感到惊讶。

  一个家族在文学、医学、百工技巧等等方面,全部走在了中原王朝的前面。如果不是有陈景恪这个大活人在这里,他们肯定不会相信。

  现在他们对陈景恪背后的家族,以及陈家创造的一切成果都充满了觊觎之心。

  这一切都必须属于大唐。

  几人聊到饭点结束就离开了,陈景恪把他们送出老远才返回观里。

  先去见了张娉向她赔礼道歉,毕竟说好的带人家吃好吃的,半途把人送走确实是失礼了。

  张娉倒是很好说话,表示能够理解,然后就问起了那首诗的事情。

  “早就听闻陈真人才华横溢,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陈景恪心中再次对李商隐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说道:“张娘子过奖了,偶得灵感而已,再让我写一首我还真写不来。”

  “对了,还要感谢你的提醒呢,要是不知道那人的身份我还真不好办。”

  张娉摇摇头道:“你太谦虚了,以你的才华就算没有我的提醒也能化解这次麻烦。”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非常喜欢诗词,只是一直未能拜得名师,不知可否向真人请教?”

  陈景恪哪敢答应,道:“这……其实我对诗词了解也不多……”

  眼见这姑娘的小脸又鼓了起来,陈景恪就知道她误会自己不愿意教她了。其实何止是她误会,换成谁都会误会。

  只能无奈的道:“我真不懂得怎么写诗,只是灵感来了就写出来了。真要让我说,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你真的想学,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只要你不怕被教坏就好。”

  张娉的小脸马上就恢复了正常,道:“谢真人,我一定好好学,不让你失望。”

  陈景恪知道她指定又认为自己在谦虚,可天地良心,他说的都是实话。

  不管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有啥就说啥,能教成啥样就教成啥样吧。

  天然居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扬开来,甘元峰声名狼藉成为所有人的嘲笑对象,而《贾生》这首诗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一开始大家还很好奇,哪个不怕死的敢这样讽刺皇帝?当得知是孙思邈的徒弟陈景恪所写之后,顿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道士讽刺皇帝信鬼神,这……太阳莫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不过比起外人,反而是紫霄观的人最先知道消息的。

  毕竟天然居的工作人员都是紫霄观的人,很快大家就都知道陈真人写了一首诗,那叫一个佩服。

  孙思邈把他叫过去询问了一番,知道事情的经过和后续倒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叮嘱他赶紧把望月谈印好发行。

  陈景恪刚从孙思邈那里出来,又被另一个人堵住了。

  武舒上下打量着他,道:“不成想真人竟写得一手好诗,你瞒得我好苦。”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