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0章 科学方法论_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可以称之为暴论了。

  吕才一向认为自己够激进的了,没想到这位真人年纪不大,却远比自己更加激进。

  但对于一个唯物主义者来说,他不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更加的兴奋,迫不及待的阅读起后面的内容。

  地球是如何围绕太阳运转的,水是如何进行循环的,重力加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后面还有什么小孔成像,什么参照物,什么相对速度……

  总之,这本书陈景恪是以大家常见的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利用自己前世学过的理科知识进行解答。

  涉及到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可以说就是一本大杂烩。

  但这些题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出的,用哪个题不用哪个题,哪个题在前哪个题在后,都是经过仔细思考的。

  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就能形成一套比较完成的知识体系。

  比如从降雨引导出水循环,再引导出大气循环,引导出风雨雷电等等。

  比如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引导出一整套的基础力学定理和计算公式。

  从庄稼生长需要肥料和人需要吃饭,引导出元素概念。

  从生石灰加水产生热并变成熟石灰,引导出化学的置换反应,再到能量守恒定律等等。

  正如前面所说,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框架体系。有了体系,人们就可以按照其中的逻辑去研究各种问题。

  有了体系的引导,人们才能深入去发掘事物的内在联系,在科学上作出突破。

  不过考虑到现实问题,这本书在天文学上涉及的比较少,这方面实在太敏感的。

  他也只是简单的点了一下日行说,用来解释昼夜、四季变化和一些常见的现象。

  像什么八大行星之类的都没敢往外说,这东西要说出去李世民估计就该爆炸了。

  不过天文学在基础科学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属于最不重要的东西了。

  等基础学科建好了,就算陈景恪不去搞,也有的是人去研究,所以他并没有多此一举去瞎搞。

  ……

  以上的那些知识,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初高中的理科水平,可对于古人来说已经是非常超前了。

  吕才读的非常吃力,每一个问题甚至每一句话他都要仔细斟酌,即便如此大部分也都看不太懂。

  但能看懂的那一部分,却给了他足够的启发,解答了之前的许多疑问,这也让他愈发相信书里的内容是真的。

  越是相信这些知识是真的,他就越想去研究。

  眼看着他就要沉迷进去,陈景恪不得不提醒道:“吕先生,这本书如何?”

  吕才茫然的抬起头,然后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惊叹道:“真乃旷世奇书也,不知这些知识真人是如何得知的?”

  陈景恪笑道:“我另有师承,后来才跟随师父学习经学,这些都是原本的老师教的。”

  吕才追问道:“不

  请收藏:https://m.ys00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